具体标准如下:1.采用销售模式(含贷款)安装的一般户用屋顶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按实际装机容量不超过0.8元/瓦给予补助。
蓝板板不但能上山,还能下水该基地负责人吴传厚撑起小船,领着笔者一边参观一边介绍,把光伏发电站建在鱼塘上面,既不改变土地性质,也更加生态和集约生产。
一期工程共占水面680亩,水里养了鱼、虾、蟹,塘边还种植猕猴桃和葡萄等果树。自从建了电站后,我家5亩山地全部交给光伏公司打理,一年收入两万多元。这是我们村的农光互补项目,目前已并网发电,收入年底分红。2015年5月,福兴村引入总投资达3.6亿元的农光互补光伏电站,流转荒山坡近1000亩。自国家实行光伏产业扶贫政策后,庐江县加大对光伏扶贫项目落地资金支持,创新光伏扶贫融资模式。
该项目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还让全村村民用上了免费电!福兴村党总支书记张业本自豪地说。过去的荒山坡变成了金银坡,农民致富有了底气。会议审定《东莞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建设管理暂行办法》和《东莞市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资金管理办法》等事项。
截至今年5月,全市已备案企业分布式光伏项目31个,容量超过25兆瓦,居民分布式光伏项目500余户,容量超过5兆瓦。对机关事业单位、工厂、交通站场、商业、学校、医院、社区、农业大棚等非自有住宅建设企业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的投资者,按实际发电量补助0.1元/千瓦时,补助时间自补助申请批准后的次月起,连续5年进行补助。据统计,2016年东莞市分布式光伏项目合计发电4061万千瓦时,约合标煤1.62万吨,减少碳排放约1.15万吨我们村里现在有40万元互助资金,随着光伏扶贫的开展,以后每年都会有更多收益。
十九大报告集聚智慧、汇聚民心,提出了扶贫攻坚的新方法、新手段。榆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光伏扶贫示范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研究实施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学习先进经验等,大力推动工程进展。
光伏扶贫通过政府引导、企业运作的模式,投资筹措财政和企业各占一半,政府负责提供土地和协调解决相关问题,企业负责光伏电站的设计、建设及后期运营维护管理,村委会则负责监督,不参与管理。目前,已全面启动152个光伏扶贫示范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榆林市发改委认为,从做好土地文章向利用政策和公共资源拓展,实行光伏扶贫,是推动脱贫攻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途径。电站所有权企业和村集体各占半抢抓有利机遇,创新扶贫方式。
要是有村户脱贫成功,那份收益就归村里所有,为村集体经济增收。该村村主任赵秉世竖起大拇指说,这个光伏扶贫搞得特别好!在榆林,将会有更多这样的光伏电站建成投运,这些建在公共土地上的致富源,就似向天空敞开的聚宝盆,接收光照,温暖着千家万户。市发改委积极响应,总牵头负责全市光伏扶贫示范工程建设。我们要用这个钱来修路、建设美丽乡村,为村民提供贴息贷款,鼓励大家发展养殖产业等。
榆林市发改委成立专门领导小组,把光伏扶贫示范工程作为该委扶贫工作的重中之重,层层落实责任,严守质量关,严把进度关。帮扶贫困人口约6000人左右,落实扶持资金1800万元左右,扶贫收益率8.6%。
通过这个电站,我家每年能分3000块钱,用这个做本钱,养羊致富,我已经把技术培训都参加完了。各县区政府牵头,发改、国土、林业、电网公司、运维企业和所在乡镇、村委会组成联合工作组现场办公,确定选址、电网接入以及土地、林业相关属性认定等工作,确保每一个示范工程顺利实施。
因地势摆放光伏阵列,鼓励抬高光伏支架,实行农光互补,种植饲草和经济作物。为保证贫困户收益,光伏扶贫的分成制度是:在建成运营后,分三个阶段实行差别化的帮扶政策,前5年、615年、15年之后分别按总收入58%、50%、45%的比例用于精准帮扶。电站的所有权企业和村集体各占一半。建设运维企业负责按照时间节点制定项目建设方案和工程设施、运行维护、收益结算等工作;榆林市直发改、财政、电网公司等有关单位负责监督检查,业务指导,按照确定的各自职责,加强配合,形成合力,采取超常规措施,狠抓项目推进,确保按期建成投运,发挥扶贫效益全市上下形成一盘棋,轰轰烈烈打响光伏扶贫攻坚战。一些县区结合选址用地属性、植被及地势条件,在满足采光的情况下,最大可能保持好原有植被。天气好的时候,太阳一出来,我们就感觉好像天上直往下掉钢镚,心里暖洋洋的。
每个电站可实现年收入超20万元在群众眼里,光伏电站就是吃阳光、下金蛋的金母鸡。8县区将建152个光伏扶贫电站6月26日,榆林市政府印发《榆林市光伏扶贫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榆林市发改委印发《关于下达光伏扶贫示范工程建设计划的通知》,榆林市光伏扶贫建设项目全面启动。
市发改委规划办副主任周文军说。榆林市首批计划建设光伏扶贫电站项目152个,总规模3.037万千瓦,总投资约2.1亿元,涉及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子洲、定边、横山8个县区。
光伏扶贫在选址方面遵循因地制宜和农光互补原则。位于定边县白泥井镇白刺湾村的光伏电站在11月8日正式运行,村里40户贫困户每年可获得实实在在的现金收益3000元。
米脂县石沟镇树山村贫困户杜成明高兴地说:第一书记告诉我们,村上这个电站已经建成并网,现在大家伙儿就等着靠这个受益了。定边县白泥井镇白刺湾村的贫困户胡世谋喜滋滋地掰着指头算起未来致富账:先养几只,羊生羊,羊赚羊,赚了钱扩大规模,目前最大目标是百八十只,日子就越过越好啦!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是党的庄严承诺。据统计,首批项目建成后,每个电站每年可发电28万度,以0.75元/度的电价计算,可实现年收入21万元,每年可实现总收入约3129万元,年收益率达到15%。榆林市发改委算了一笔扶贫账,光伏电站按20年使用寿命来计算,就可实现3亿元以上扶贫收益,是真正投入产出效益显著,能够实现长效扶贫目标的好工程,是脱贫致富的阳光工程。
定边县发改局副局长孙有国说,但在定边的选址上,就充分考虑实际情况,尽量采用不宜耕种的盐碱地,既有效利用土地,又为群众带来收益榆林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光伏扶贫示范工程,多次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汇报、研究实施方案,广泛征求意见、学习先进经验等,大力推动工程进展。
榆林市发改委算了一笔扶贫账,光伏电站按20年使用寿命来计算,就可实现3亿元以上扶贫收益,是真正投入产出效益显著,能够实现长效扶贫目标的好工程,是脱贫致富的阳光工程。十九大报告集聚智慧、汇聚民心,提出了扶贫攻坚的新方法、新手段。
目前,已全面启动152个光伏扶贫示范工程,取得阶段性成效。因地势摆放光伏阵列,鼓励抬高光伏支架,实行农光互补,种植饲草和经济作物。
建设运维企业负责按照时间节点制定项目建设方案和工程设施、运行维护、收益结算等工作;榆林市直发改、财政、电网公司等有关单位负责监督检查,业务指导,按照确定的各自职责,加强配合,形成合力,采取超常规措施,狠抓项目推进,确保按期建成投运,发挥扶贫效益全市上下形成一盘棋,轰轰烈烈打响光伏扶贫攻坚战。电站的所有权企业和村集体各占一半。8县区将建152个光伏扶贫电站6月26日,榆林市政府印发《榆林市光伏扶贫示范工程实施方案》、榆林市发改委印发《关于下达光伏扶贫示范工程建设计划的通知》,榆林市光伏扶贫建设项目全面启动。榆林市发改委认为,从做好土地文章向利用政策和公共资源拓展,实行光伏扶贫,是推动脱贫攻坚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重要途径。
电站所有权企业和村集体各占半抢抓有利机遇,创新扶贫方式。我们要用这个钱来修路、建设美丽乡村,为村民提供贴息贷款,鼓励大家发展养殖产业等。
据统计,首批项目建成后,每个电站每年可发电28万度,以0.75元/度的电价计算,可实现年收入21万元,每年可实现总收入约3129万元,年收益率达到15%。每个电站可实现年收入超20万元在群众眼里,光伏电站就是吃阳光、下金蛋的金母鸡。
要是有村户脱贫成功,那份收益就归村里所有,为村集体经济增收。市发改委规划办副主任周文军说。